为弥补大型培训会议人数众多、互动偏少,线上培训关注度不够等培训方式存在的缺陷,温岭市统计局以“实效”为工作落脚点,围绕“深、实、细、准、效”,根据投资报表上报情况及新入库项目单位清单拟定参会项目单位统计人员名单,通过面授讲解、重点提示、操作示范、互动交流等多个环节,精心打造投资统计小型精细化培训模式。 “深”,就是讲深讲透一张报表。严格按照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对报表指标含义、取数来源进行逐个讲解,着重阐述日常报表上报过程中的易错指标及产生错误的原因,讲清各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加深项目单位统计人员对指标含义理解的记忆,纠正机械套用常识来理解统计指标导致的理解偏差。 “实”,就是切实做到数出有据。即时发放统计法律法规汇编进行宣传,帮助项目单位统计人员树立数据质量就是统计工作生命线理念,筑牢依法依规统计意识。要求每月报表数据上报之前,必须要收集准备好指标数据相应的支撑资料,特别强调资料的真实性、关联性,要求根据填报资料数据情况如实填写对应指标。 “细”,就是随时跟踪项目进展。鉴于目前多数项目单位统计上报人员由会计兼任,对用形象进度法上报统计数据不甚了解的情况,对此,温岭市局在培训过程中详细介绍按照形象进度法统计应提供的资料,强调“三方签章认可”这一关键点,询问项目工程费用的支付流程,要求统计人员在上报确认工作量数据时,及时向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驻地监理及单位工程部了解项目进展情况,防止差错;对无法做到形象进度法资料要求的项目,要求使用财务法方法上报统计数据。 “准”,就是善于发现找准问题。向项目单位统计人员介绍在报表数据填写完成后即时点击“审核”按钮的必要性,详细讲解出现的”A、B、C、D”四类错误情形,强调A类错误必须要消除,B、C类错误要重点核实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说明,D类错误要跟进了解情况;点出资料模板制作上传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要求在报表上报完成后注意检查,防止附件资料未上传及上传后显示空白。 “效”,就是针对问题及时解决。开展互动交流,鼓励项目单位统计人员积极提问,就报表指标的含义、取数的疑问作进一步阐述,巩固记忆;对报表审核过程出现的各类错误阐明原因并指出解决方法;对统计人员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碰到的难题,现场与部门及属地乡镇进行沟通,帮助协调解决;对平台资料附件制作生疏的,根据上级下发的模板,示范图片资料压缩、表格填写、文字表述,公式罗列及模块资料整理等各种操作,不断增强新入库项目单位统计人员的熟练度。 温岭市局 俞海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