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莲芝:来去匆匆 |
|
——台州市首届体育大会桥牌比赛见闻 紧张的两天三晚角逐终于落下帷幕,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不知道是天生喜静,还是先天身体素质差,或者是基因不好,上学时我最怕的就是体育和劳动课,成绩特差。小学时跑200米会眼前发黑,初中时掷手榴弹体育老师说“你把自己先炸死了”。无论我多么努力,我仍是享受体育老师白眼的礼遇最多的一个学生。原想此生无缘体育,很神奇在我步入中年时竟然有资格被选拔到参加市级机关的爬楼梯比赛,在我步入老年时被傅领队善意的一“忽悠”,我又参加了台州市首届体育大会,成为桥牌比赛的选手。从开始学桥牌到比赛结束的前后5天,就像一场漫长的远行,尽管领队说得很轻松,我也知道重在参与,可是心理上还是很有压力,毕竟底气不足啊。比赛开始的那天早晨我很早醒来,听到窗外的风雨声,忽然耳边飘来程琳的歌声:今天你要去远行,正是风雨浓,山高、水长、路不平,祝我发挥好(我改的词)。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啊。 原以为我这么大年纪参加比赛会得最高龄奖,没想到在赛场上看到了许许多多皱纹比我深的老年女选手,同事小林调侃说“我们队是大妈级,其他队是老妈级”男选手相对年轻,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整个社会女人更注重健康,如:米兰扇、打腰鼓、扭秧歌等运动项目都以女性为主体,难怪女性的预期寿命比男性长。赛场让我长了见识,在单位培训的道具中没有放在牌桌中间的方格盘,进入赛场时我才看见有这个,也不知道怎么用就依样画葫芦跟着学,结果还是被某某人居高临下的“教诲”了一番,让我不好意思的是由于我的无知害得我的高手搭档也“被教诲”了。初次上场,有些规则不懂,如CS队打了一半时会把4个人打过的牌翻过来看,我不知道这做法是否符合规则,也不敢表示抗议。而我在与DY队比赛时当我翻看自己打过的牌时却遭到“黑衣女” 的抗议,过了一会“黑衣女”竟然伸长手翻看自己搭档的牌,我勇敢的提抗议了,感觉有点欺人太甚。当然大部分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都体现出了风度和友谊,如我碰到在开赛前伸过手来说“请多多指教”的文明人。在每一轮比赛中,我都会跟对手聊上几句,以示友好,也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从聊天中得知,我队是唯一学了两天就上场的,有人还夸“你们统计是不是擅长计算”。整个比赛感觉就像在梦境里,云里雾里,比赛结束了才是梦醒时分。 经过单位高手们两天的速成培训,我掌握了许多桥牌术语,如:高花、低花、成局、无局、有局、满贯、宕、无将、将杀、将牌、开叫、应叫、定约、自然叫法、精确叫法、墩、长套、首攻、明手、飞牌等等。第三天晚上我就开始参加混双比赛,幸好领队安排了一个好脾气的搭档,他明知我打得毛病百出,还是一直鼓励我说打得不错,旁边的裁判也不信我只学了两天。在他们的鼓励下,我战战兢兢地打完混双比赛,最后得了个倒数第三,我自认这成绩不错。紧接着进入女团比赛,第一轮结束自我感觉不错的我们让小林帮忙计算分数,小林一看“成绩单”,气得直跳脚,看他那架势恨不得扇我们三耳光。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团体跟混双的记分标准不一样,还是按前面的方法打,结果是一败涂地。第二轮开始我们调整思路,努力打好每一张牌,慢慢地我跟搭档找到了感觉,配合也默契了,在以后的几轮比赛中多次打成局,按直观的分数都超过或者接近了对手。经过比赛的强化训练,我在CS队将我的叫牌表强硬撤下后,我也能自如的叫牌。 两天三晚我打了114副牌,一天坐在牌桌前要9个多小时,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安逸生活的人来说确实有点辛苦。比如就餐吧,由于就餐人多,时间也集中,去迟了自助餐食物供应断货,去早了不让进门,颜局还担心这食物吃下去会不会坏肚子,万一中途肚子疼怎么办,结果这话还真应验了,小W刚坐上牌桌还未开打就跑厕所了。比赛大厅的开水、茶杯、茶叶也总是三缺一。另外中午休息的场所也紧张,我们都是四个人挤在一个房间,而且休息的时间也短,下午一点或一点半就开赛。虽然条件艰苦,打得也艰难,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战胜了一切,统计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此又一次得到体现。 梅花香自苦寒来,辛勤的汗水让我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拿到了分数。 匆匆的上场,匆匆的结束,匆匆的记下。不错,人生又多了一种经历。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