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方圆统计 |
|
统计工作是复杂多变的,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惊涛拍岸;有时丽日晴空,有时风雨雷电;有时鲜花盛开,有时满路荆丛。面对多样的经济,如何唱响成功的主旋律?是摆在县级统计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不能创造和创新,就没有发展,不发展就不能进步,不进步就意味着落后。所以,每一个县级统计人要学会方圆哲学,并熟练的运用到统计工作。 方、圆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一对概念。其含义因讨论的对象不同以及论述的层次、角度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地说,“圆”有动态、整体、体、圆满、灵活性等含义,“方”则相对地具有静态、部分、用、规则、原则性等含义。从动、静的角度讲,圆为动、方为静。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动地静,并由此引申出圆动方静的含义。《易经》研究中讨论64卦,有“方图”和“圆图”,方图和圆图结合起来,就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时间和空间上的各种问题。从整体与部分的角度讲,圆为整体,为事物的全部可能性、多样性;方为个体,为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局部。所有的“方”结合起来,才构成了一个“圆”。 静心体味方圆哲理的真谛与精髓时,发现统计工作完全符合上述两种角度。正是因为统计有许许多多个体(方)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经济总量整体的(圆),为国家宏观决策、制定方针奠定基础。所以每一位县级统计人要好好认识“方”和“圆”,什么是方?“方”是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他人所左右。什么是圆?“圆”是圆滑世故,指一个人做事的认知能力,是对客观事物的敏锐洞察力的一种反映。县级统计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无论是在工厂、田间、商界、官场等等,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利。“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现实生活中,在学校成绩一流的,进入社会却成了打工的;在学校成绩二流的,进入社会却当了老板。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成绩一流的同学过分专心于专业知识,忽略了做人的“圆”;而成绩二流甚至三流的同学却在与人交往中掌握了处世的原则。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可见县级统计人有效掌握交往艺术,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促进县级统计工作十分重要。在工作期间,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乡镇(街道)、部门和企业统计人员,如何处理好他们的关系,为县级统计自己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对县级统计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都能够及时得到乡镇(街道)、部门、企业的统计人员的支持,最终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完成各项统计调查工作任务。相反,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跟乡镇(街道)、部门、企业的统计人员相处,那么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人的孤独统计世界里,在遇到数据疑惑时得不到及时的更正和支持,最终不能及时完成调查任务。 《方圆理念》能使县级统计人在与人交往中如鱼得水,是你在现实世界中拼搏、奋争的有力武器。它虽然不能使自己(县级统计人)由矮变高,但它可能会帮助自己(县级统计人)由渺小变得伟岸。它会使自己(县级统计人)更深刻地认识人、认识社会、认识统计事业,从而使自己人生更快乐,事业更成功。 总之,县级统计人只要运用“方圆”之道,必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无论是超进,还是退止,都能泰然自若,不为世人的眼光和评论所左右。真正的“方圆”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人能承受大喜悦与大悲哀的突然发难。真正的“方圆” 人,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的积蓄力量的沉默。世界将属于真正的“方圆”之人!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