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
|
——我眼中的郑慧玲老师 今年2月14日,台州市统计局党组下发了《关于开展向郑慧玲同志学习的决定》,55岁的郑慧玲走进我们的视野。 她,从事统计工作36载,从一个最基层供销社的统计员,到市统计局做贸易专业统计,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统计工作第一线。 她,在被确诊为癌症后,没被病魔吓倒,仍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遗余力地做好各项工作。 她,热爱统计,这已不仅仅是她谋生的手段,更是她的事业,她挚爱的“孩子”。 2012年2月,她被台州市文明办选入敬业奉献好人榜候选人。 周围的新同志,基层的统计员都亲切的叫她“郑老师”。 我叫张龙,是2006年从部队转业到统计局工作的。一进统计局,就有幸和“郑老师”在同一科室,与郑老师工作上朝夕相处,切身感受着郑老师那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平淡求实的事业心、舍身忘己的敬业精神。下面我就来讲讲我眼中的“郑老师”。 时刻不忘做统计 统计工作是枯燥乏味的,但郑老师却从来都是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对待,每个月的月初、月底,都是各镇街道和企业上报报表的日子,也是她最忙碌的时候。每天一到办公室,就要开始拨打一个个企业的电话,一一催促统计员上报报表。郑老师打电话有个特点,基本不翻企业电话通讯录,我们有时打企业电话都懒的翻电话号码本,拿起电话就直接问郑老师要号码,因为“郑老师可是我们的活号码本啊。”对于这点,郑老师很自信,“只要是跟数字有关的,我都能记得。”曾经,有其他部门的人过来问一个统计数据,郑慧玲不假思索地就报出来了。对方有点不相信,于是找出报表发现一模一样。 在她丈夫孙常廉的眼里,妻子就差点是个“统计狂人”了,家中的书房,桌上摆放的不外乎企业报表、笔记本和计算器,而书架上陈列的都是和统计有关的书籍。忙起来,在书房往往工作上半天,连水都不喝一口。经常听郑老师说,平常出去逛逛街,看到一些商场规模扩大了、新的大型超市开业了,就不由自主的会去找商家了解了解营业情况,看看这家企业有没有达到限额以上规模,符不符合贸易专业的上报标准,符合标准的就动员他们及时到统计局登记,上报统计报表。郑老师笑称,这都成了“职业病”了。“这么多年了,可以说脑子里的都是批零住餐企业的情况,哪个企业有没有报记得很清楚,而这些扩大规模的、新开的企业可不会积极主动来上报,这就需要我们平常多关注,主动上门做工作,让他们及时报统计报表。” 求真务实做统计 天天与数字打交道的统计工作,养成了她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她看来,统计并不是简单的糊弄几个数字填上去就行了,统计数据一定力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郑老师所做的是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专业,统计报表的表种多且指标复杂,象营业收入哪张表含税哪张表不含税、哪些可算作主营收入哪些却不能算、职工薪酬应包含哪些科目等等,特别容易混淆,我们有时听着都有点懵,基层统计员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填报错误。因此,每次报表时间,电话最多总是郑老师,基本上都是打给企业统计员,让他们修正数据,有些统计员没有理解进去,改来改去还是错,而且很多企业出错都是一样的,郑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解释指标,教他们如何填报,一遍不行二遍,二遍不行三遍,有时真是连嗓子都说哑了,却仍然坚持到数据修改正确为止。我们开玩笑说,“郑老师,电话都快被你打冒烟了,你都成了碎碎念了,反正是小问题,电脑审核又不出错,能过就行了,不用这么辛苦打电话了”。郑老师说,“这可不行,一次错,次次错,这次不纠正,小错误累积起来就会变成大错误,宁愿辛苦一点,也不能让数据出问题!” 温情服务做统计 “郑老师”,是每一位基层统计人员和同事对郑慧玲的称呼。 几十年工作中,她经常深入基层帮助统计员解决困难,在工作中与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过硬的业务本领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统计工作者。耀达集团的统计员小许生病住院,她自己掏钱买慰问品并把统计报表做到病床前;万森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统计员小王出车祸,她又主动承担起该企业的报表上报工作。 面对新同事的请教,她都是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人。许多人就是在她的热心帮助下,很快熟悉了统计业务,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就像我,06年从部队转业到统计局工作,刚入行的我,面对那林林总总的统计报表、密密麻麻的数据指标,真感觉是大海里捞针——无从下手啊。在不知向谁请教时,是郑老师发现了我的困窘,热心又细致地帮我解答一张又一张报表、一个又一个指标,用春风化雨般的热情,带领习惯了扛枪带兵的我迈进了统计的大门。郑慧玲的乐于助人不仅局限于本单位的同事。相信很多县市区的贸易专业同志都请教过郑老师。为此,郑慧玲的办公室电话总是响个不停,无论是谁,无论认识与否,她总是一样热心给予耐心解答。 舍身忘己做统计 刚进统计局的时候,我不知道郑老师的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2008年年末,恰逢统计年报和经济普查同时进行,由于经常加班加点,加上超负荷的工作,郑老师在办公室突然站不起来,我问郑老师怎么了,郑老师说,老毛病又犯了,原来郑老师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我们都劝她早点回去休息吧,她说缓一缓就好,后来她上班时就随身携带用来缓解疼痛的腰带,发作时就绑上,继续伏案工作。 2010年,郑老师因身患甲状腺癌住院,两侧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后一个月,又患上了严重的带状疱疹,身上大面积长出疱疹,痛得她整夜不能入睡。换作是别人,或许会心安理得的丢下工作养身体去了,但是郑老师却仍然心系报表,还是坚持一边治疗一边工作。用春蚕吐丝般的精神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等等这些,都是我对郑老师的印象。她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看起就非常琐碎的平凡小事,但正因如此,我却更是从心底尊敬郑老师。这不仅仅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那份执着坚韧,更多的是郑老师身上所洋溢的那种“洗尽铅华,人淡如菊,心素如简”朴素从容。这样的淡,淡在荣辱之外,淡在名利之外,淡在诱惑之外,却淡在骨气之内。一个人在统计工作的一线岗位上能够坚持三十六个年头,从青春到白发,无论清贫与否,无论健康与否,从来不怨天尤人,从来都是勤勤恳恳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就是到面临退休的现在,也仍然兢兢业业,这需要何等的毅力!郑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在她所热爱的统计园地上勤奋耕耘,不受名利诱惑,击破纷扰,忍受寂寞,远离喧嚣,拒绝浮躁,谢绝繁华,未曾离开一步,以一颗拳拳之心表达对统计事业的眷眷之意,这是何等可贵呀! 是的,郑老师的工作是枯燥的,郑老师的人生是平淡的,但枯燥中自有一份激情,平淡中深藏一份诗意。没有英雄壮举,没有豪言爽语,有的只是春蚕般地吐丝,蜡烛般地燃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郑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坚守的意义,看到了平凡的可贵,看到了她用那柔弱的身躯撑起了统计事业的一片天。 临海市局 张龙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