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焦点  > 统计文化
陈立可:忆我儿时的乡村
  • 日期: 2012- 09- 01 00: 00
  • 来源: 台州市统计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今年孩子暑假作业里,要求写一篇关于乡村的文章。幸好,我生活在乡村,所以写关于乡村的文章对我孩子来说也不是一件难事。虽然现在乡村的生活生产方式改变了许多,但是乡村某一些特征没有改变。于是,我也写一篇与孩子PK一下。

  前几天,有个很要好的同学送孩子从上海回乡村老家度暑假。我过去看望,究其目的,目的是让孩子增加对乡村的认识。“叔叔你喜欢城市生活还是喜欢乡村生活?”孩子问我。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乡村!”孩子又追问:“为什么?叔叔。”我说:“因为那里有我儿时的欢笑和幸福的记忆。”于是,让我回忆起我儿时的乡村一幕幕。

  清晨,乡村云雾缭绕,空气特别清新。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被云雾遮上一层薄薄的轻纱,一切是那么的寂静,那么的神秘。还赖在床上的我,耳旁偶尔能会听见几声清脆的鸟鸣,似乎在叫我“小懒猪,好起床了。”

  太阳出来了,金色的阳光打破了早晨的宁静。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们各自计划着一天的辛勤。看见二叔扛起锄头,挽起裤管,戴着草帽,去农田里大干一番;看见三婶刚扎好头发,手里端着大盆去河边清洗昨天换下来的庄衣服;看见小姑姑挎着竹篮子,哼着小调,正准备去菜园采摘新鲜的蔬菜。这时,我也迫不及待地喊着:“姑姑,我也去菜园。”我积极地融入到这热闹当中去。

  若是夏天的晚上,那时由于条件差,家家都没有电风扇、空调。于是,吃了晚饭的人们,都往屋外跑,大家聚在大樟树底下纳凉。大人们七嘴八舌,在议论着今天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时而听见大人们朗朗的笑声;我们小孩子则在一旁抓萤火虫,由于追逐中的卖劲,大家都满头大汗。夜深了,孩子们都钻进了爷爷奶奶的怀抱,有的还想听爷爷奶奶讲的故事,不肯睡;有的还在数天上的星星,数不尽;我则躺在爷爷的臂弯里做美梦,美极了。爷爷那沉稳和缓的心跳声和为我驱赶蚊子而轻轻摇动的扇子声,成了简单而动听的催眠曲。

  过去我儿时的乡村生活令我难忘记,现在新农村的建设更注重生态、环保。记得前几年,参观上海《世博会》有个乡村展览馆的宣传口号提得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农村让城市更向往。

  天台县局  陈立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