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焦点 > 统计文化

郑志俊:天台山文化游--古人足迹之旅

发布时间: 2014-04-27 00:00     信息来源: 台州市统计局      浏览次数:

 

天台山秀丽的山水,令无数文人骚客为其倾倒。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掷地有声的天台山赋中描绘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唐代诗仙李白也曾高吟“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向往之情,并在天台山结庐居住,现留有太白读书堂的旧址。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王羲之、谢灵运、孟浩然、朱熹、陆游、康有为、郭沫若等名士硕儒都在天台山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奇山异水孕育了深厚的天台山文化。汉晋之际,高道葛玄、名僧昙猷先后来天台山筑庵传法。陈隋高僧智者居天台22年,开创佛教天台宗,成为影响海内外的一代创教大师,天台山遂成为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唐时诗僧寒山子隐居天台70余年,以老小皆懂的白话诗《寒山集》而名声远播海外,直至欧美等国。日本、高丽僧人来山求法礼佛者不绝于途。宋朝,邑人张伯端开创道教南宗,后世尊为道教南宗始祖,桐柏山遂成为中国道教南宗的本山。他的不朽名著《悟真篇》已成为当今世界健身长寿、养生的指南。赤城山玉京洞和灵墟、司马悔山也分别载入道书成为天下第六洞天和第十四、六十福地。被民间尊为“活佛”的济公出生在天台永宁村石墙头,至今天台山仍在济公院、济公故居祭奠这位神僧。

曾经儒、释、道三教鼎盛,圆融并存的天台山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浙东区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已成为现代人群提升人生境界、寻求心灵感悟的东方精神心灵瑜家园。天台山还是中国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济公》、《花旗少林》、《真命小和尚》、《射雕英雄传》等影视剧的拍摄地,是全国第一个围棋之乡,田径之乡,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省摄影创作基地。

 

天台县局 郑志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