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与信息  > 统计分析  > 统计局
台州经济顺利实现半年红
  • 日期: 2017- 07- 24 00: 00
  • 来源: 市统计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2017年上半年台州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来,台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定不移地践行“两山”、“腾笼换鸟、凤凰涅”理念,坚持不懈地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上半年,全市经济继续向稳走好,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延续一季度“开门红”态势,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经济运行“稳”是主基调

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77.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5.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93.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88.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进。虽然上半年渔业的休渔期提前,全市海洋捕捞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7.8%,但养殖和远洋捕捞增长较快,渔业产量微跌0.3%。另外,粮食和经济作物面积实现“双增长”,种植业形势较好。上半年我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6.91亿元,增长2.1%,高于一季度0.9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高位趋稳。上半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84.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增速高位趋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2.87亿元,增长11.4%,主要得益于豪情、陆虎等企业的带动,汽车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实现增加值68.77亿元,增长52.1%;得益于阀门和水泵生产的快速增长,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7.15亿元,增长16.9%;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回暖,社会用电需求上升,带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59.17亿元,增长13.7%。

(三)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3%,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9.2%。在财政八项支出和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较一季度回落的基础上,上半年全市实现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03.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增速较一季度回落2.8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从一季度的42.9%回落至目前的32.2%。除了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速回落外,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交通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均比一季度有不同程度提高。

二、社会需求“好”是新态势

(一)投资继续稳中向好。今年来,全市上下深入推进“大抓项目年”活动,在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领域精准发力,投资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1.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达到441.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1.1%,拉动投资增长16.0个百分点。随着新开工的房地产项目增多,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上半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9.69亿元,下降0.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7个百分点。另外,在浙江新吉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等工业大项目的拉动下,工业性投资有所回升。上半年,完成工业投资397.30亿元,增长7.9%,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

(二)零售市场继续向好。随着适度扩大内需政策的持续推进,全市零售市场有所好转。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5.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上半年,商品零售额925.11亿元,增长8.5%,较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130.54亿元,增长1.0%,扭转了一季度负增长的态势。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三改一拆”等政策有序推进,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农村市场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消费品市场持续较快增长。上半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9.05亿元,增长10.3%,增速高于城镇1.4个百分点。

(三)出口增长有所加快。在外需好转、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拉动下,全市货物贸易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737.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8%,其中自营出口总额642.77亿元,增长16.7%,较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主要行业出口稳定。全市出口额超50亿元的行业中,除医药行业增长略为缓慢外,其它主要行业出口较为稳定。上半年,医化产品出口73.84亿元,增长7.8%;阀门和龙头出口60.30亿元,增长19.9%;家具出口55.66亿元,增长15.4%;鞋类出口50.73亿元,增长11.7%。

三、结构调整“优”是总方向

(一)工业结构趋优——高端制造业引领增长。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44.39亿元和225.6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2%和17.0%,增速均居全省首位,分别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8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随着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加快增长,其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由去年同期43.6%、41.7%提高到现在的47.7%和44.0%。

(二)投资结构趋优——民间投资有效逆转。2016年以来,国家、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的政策措施,政策效应有所显现,特别是基础设施领域,民间投资步伐加快。自5月开始民间投资步入正增长通道,上半年,完成投资635.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扭转了一季度负增长的态势。其中,基础设施民间投资62.90亿元,增长62.1%,拉动民间投资增长4.0个百分点。

(三)财政支出趋优——民生支出增速较高。上半年,财政民生支出合计203.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0%,高出地方财政支出1.5个百分点。其中,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社保就业和公共安全等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89.9%、60.3%、37.3%和25.3%,四项支出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增长贡献率达60.9%。

四、关注问题“均衡”是关键词

(一)生产“快与慢”分化。近年来,随着我市引进一大批大好高项目的陆续投产,产能渐次释放,经济的发展后劲越来越足。上半年,汽车、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较快,都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水平,但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缓慢,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8%;受出厂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不升反降2.8%。

(二)投资“高与低”不匀。一方面,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9.2%,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高达51.1%。但另一方面,民间投资、工业性投资虽有好转,但仍增长缓慢。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5.7%,工业性投资增长7.9%,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9%,工业技改投资更是负增长,下降13%,降幅比一季度扩大3个百分点。

(三)消费“冷与热”不均。生产性消费增长迅速,上半年,得益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回暖,国际大宗商品如钢材、化工材料等价格大幅上涨,生产性消费市场增长势头良好。上半年,全市实现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911.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7%。其中,金属材料类商品销售额131.67亿元,增长45.7%,化工材料及制品类销售额增长27.2%。但生活性消费依然低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虽比一季度有所好转,但比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表明生活性消费低迷。

(四)企业“引与流”凸显。近年来,我市为“筑巢引凤”加快基础设施等投资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项目,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大好高项目,以裂变之势加速引进;同时,致力实施回归工程,采取领导招商等形式引进了大量企业,为台州发展积蓄了后劲。同时,要关注到企业的外迁、外流情况。调研显示,虽然我市部分企业因不符合区块规划和转型升级要求而搬迁至外地。但部分优质企业也有外流,如有因为用地贵问题,有的企业在外地设置分厂甚至全厂搬迁;因为区位不佳、教育卫生等软环境短板突出引才留才困难,企业将研发中心设置在外地;还有因为土地稀缺难以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需求而外流。

五、全年经济“利弊”因素共存

(一)放眼全球,世界经济增长仍然较为温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有望上调至2.7%,全球贸易有望从去年的2.5%回升至4%。美国、欧洲、日本和其他新兴市场的经济前景都有所改善。但世界经济有所复苏的同时,“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美国加息步伐快于预期,非经济因素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都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风险。

(二)环顾国内,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不变。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上半年GDP增长6.9%,消费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超过“半壁江山”,而且还在不断扩大。新动能正在蓬勃壮大,对经济的支撑力已达到30%。发展的动力和信心在不断增强,6月份全国制造业PMI为51.7%,为年内次高点,发展环境、供求关系不断改善,经济继续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三)立足台州,市域经济发展利弊因素并存。从利的方面看,当前经济运行中好的因素不断积累,如公路周转量在去年低基数上增长27.2%,居全省首位。从弊的方面看,受基数抬高影响,工业的发展后劲、服务业的可持续增长等都需要关注。

工业发展后劲方面:一是相关指标有所回落。制造业用电量逐季下降,虽然二季度全市制造业用电量依然增长12.5%,比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6月制造业用电增长11.2%,比5月回落4.6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转好但仅微增长,6月末,制造业贷款虽比3月好转,在4月扭转负增长态势,但仅保持0.5%的微增长。二是大企业拉动有所弱化。上半年,我市汽车制造业、电力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大企业的拉动。但这些企业产能在去年下半年逐渐释放,今年继续保持上半年高速增长难度较大。另外,玉环的华能电厂上半年虽然增势良好,但年度计划发电量依然下降10%左右。三是新增长点带动不强。2016年,全市工业生产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但今年下半年的工业新增长点依然较少,预计下半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仅3-4家,不足以弥补大企业基数提高带来的影响。

服务业持续性增长方面:批发业方面,受吉利美嘉峰贸易有限公司的拉动,今年我市批发业保持较快增长。营利性服务业方面,1-5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1%,增速居全省末位,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比重为73.5%,仅低于宁波,增长6.7%,居全省末位;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我市仅占6.1%,仅高于舟山5.6%,居全省第10位,而且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的地市。若下半年没有新发展的相关企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难以保持较快增长。

六、对策建议“引”是主旋律

(一)以产业为引擎推动经济提质。在工业领域,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叠加“互联网+”优势,促进新旧动能加快续接转换,以产业为引擎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一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体,整体上处于中低端水平,改造提升空间很大,因此,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利用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型转变,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二是致力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因此要因势利导、分类指导,用颠覆性思维,敢于异想天开,超前谋划处在萌芽状态的产业,积极培育开始兴起产业,努力推进初具规模的产业,打造台州新的增长点。

(二)以规划为引领推动投资提速。在建设领域,要以《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为引领,合理布局产业投资,力促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推动投资提速,加快城市化进程。一是以集中开工项目为抓手促提速。今年是我市“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年,随着集中开工活动的开展,部门间要加强沟通联系,及时了解项目政策处理、立项报批、要素保障、建设推进中的疑难问题,加强对全省、全市集中开工项目的开工建设,全过程跟踪指导推进省、市集中开工项目。二是以力推项目进度为抓手促提速。对今年新增项目以及在建项目,根据目标按照“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原则,细化分解,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投资项目按时按进度完成。同时,对重点工程、集中开工项目实行逐月跟踪,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三是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为抓手促提速。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意见》等一揽子政策,创造更好的激励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环境和体制机制,增强民营企业经营者投资创业的信心,改善民间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促进民间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三)以政策为引导推动消费提升。针对企业外流、销售发票外开等现象,要以政策为引导推动消费提升。一是及时了解并梳理周边地区税费情况,保持政策相对优势,确保现有企业税不外流。二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中型工业企业剥离贸易相关业务,成立贸易法人单位。同时,重点引进一批国内外、省内外税源贸易大企业以法人形势落户台州,给税源贸易大户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另外,在引进相关工业企业落户的同时,争取其全产业链落户,如领克工业项目落地台州市,就争取吉利领克的销售公司、外贸公司在台州设置法人单位。三是建立政策宣传、落实监管机制。加大已出台的扶持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畅通企业获取政策的信息渠道,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宣传政策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企业政策知晓度;发挥监管机制在政策宣传、落实上的监督管理作用,督促职能部门积极主动执行政策,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简化办理手续,切实把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