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是经济新常态下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招先手旗,小镇的建设有利于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有助于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上半年,我市8个省级特色小镇(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5个,培育对象3个)共有在建项目17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投资,下同)42.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其中特色产业投资23.8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4%。 一、特色小镇投资运行情况 (一)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今年二季度,各个小镇集中发力,项目推进明显加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44亿元(一季度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6亿元),使得今年上半年特色小镇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5.6%。其中,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的小镇4个,如温岭泵业智造小镇完成投资12.26亿元,黄岩智能模具小镇完成投资6.49亿元,椒江绿色药都小镇完成投资5.83亿元,天台天台山和合小镇完成投资5.07亿元。 我市省级特色小镇投资情况表 单位:亿元 | 2017年上半年 | 2017年一季度 | 特色小镇名称 | 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额 | 特色产业 投资额 | 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额 | 特色产业 投资额 | 椒江绿色药都小镇 | 5.83 | 2.78 | 1.73 | 1.1 | 黄岩智能模具小镇 | 6.49 | 1.36 | 1.01 | 0.6 | 路桥沃尔沃小镇 | 3.78 | 3.07 | 1.43 | 1.12 | 玉环生态互联网家居小镇 | 4.42 | 2.18 | 1.43 | 0.9 | 天台天台山和合小镇 | 5.07 | 3.77 | 0.37 | 0.34 | 仙居神仙氧吧小镇 | 3.08 | 2.34 | 1.01 | 0.88 | 温岭泵业智造小镇 | 12.26 | 7.07 | 1.67 | 0.98 | 临海时尚眼镜小镇 | 1.27 | 1.27 | 0.11 | 0.11 | 合 计 | 42.20 | 23.84 | 8.76 | 6.03 |
(二)大项目数量明显增多。上半年,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有53个,占项目总数的31.0%,是去年同期亿元及以上项目数量的两倍。上半年新开工项目5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占新开工项目总数的30.5%,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22.3个百分点。 (三)大项目带动作用显著。上半年,53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共实现投资31.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4.6%,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对小镇的投资形成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其中,今年上半年投资超过1亿的项目8个,如黄岩智能模具小镇智慧社区建设项目累计投资3.78亿元,天台山旅游休闲集散中心项目累计投资2.79亿元,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年产15万套车身技术改造项目累计投资1.74亿元。 二、特色小镇投资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民间投资比重有所下降。《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明确要求,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企业主体、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上半年,8个小镇完成民间投资25.4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3%;民间投资比重比去年同期减少9.8个百分点。今年新增的59个项目中,国有投资为主体的项目共18个,今年累计投资10.74亿元,占今年新增项目累计投资额的48.0%,国有投资比重较大,民间资本引入稍显不足。 (二)特色产业投资比重较低。上半年,我市8个省级特色小镇完成特色产业投资23.8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6.5%,低于规定要求的70%的创建目标。部分小镇特色产业投资比重不够高尤其值得关注。如黄岩智能模具小镇虽然固定资产投资达6.49亿元,但特色产业投资仅为1.3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20.9%,明显偏低;另外,椒江绿色药都小镇、玉环时尚家居小镇、温岭泵业智造小镇特色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为47.6%、49.3%和57.7%均,低于创建要求。我市省级特色小镇投资项目中基础设施、道路工程等项目较多,核心特色产业建设项目偏少。 (三)新增投资主体不足。上半年,我市8个省级特色小镇新入驻企业37家,占全部入驻企业的4.6%,占比较低。其中,临海时尚眼镜小镇新入驻企业25家,虽然数量较多,但企业规模小,均为规模以下(限额以下)企业。天台天台山和合小镇新入驻企业7家,路桥沃尔沃小镇新入驻企业2家,黄岩智能模具小镇新入驻企业2家, 温岭泵业智造小镇新入驻企业1家,其他三个小镇无新主体入驻,但以上新入驻企业均无在建项目,对小镇投资贡献度为零。 三、促进特色小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招商引资,增强小镇发展后劲。要牢牢抓住特色小镇发展契机,树立台州自信,围绕各个小镇特色产业,以产业链招商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浙商回归”、招商选资工作力度,着力引进一批集中度高、关联度高、带动性和支撑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同时,要避免特色小镇成为产业集聚区、块状经济的“新外衣”,在推进产业发展时,要注重小镇文化和生活相关项目的引入。 (二)细化结构分析,提升特色产业比重。《特色小镇创建导则》明确规定特色产业投资比例达标要求,也明确了不可纳入特色产业投资的项目,如基础设施类投资不能归为特色产业投资(旅游类小镇的旅游设施除外)。小镇要重视特色产业项目引进,加强与项目建设主体沟通协调,根据项目内容严格区分特色产业部分和非特色产业,准确统计特色产业投资额。 (三)加强摸底排查,确保投资及时准确。上半年,部分小镇存在计划投资50-500万元的项目较少,且滞后上报现象,特色小镇主管部门要重视统计工作,加强对小镇范围内企业调研走访,摸底排查,避免因项目小、周期短等原因造成遗漏;继续强化与发改、经信等相关部门沟通,实现特色小镇投资项目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验收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准确反映小镇投资情况。 (四)加强思想认识,推进小镇全面建设。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坚持宽进严定的创建原则,每年会根据考核结果对预期成效差的创建单位进行警告、降格,甚至淘汰。各个小镇应加强重视程度,牢牢把握被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名单的机遇,根据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严格对照《特色小镇创建导则》要求,全面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进程。不仅要注重特色小镇产业特色的形成,还需提高特色小镇的人文底蕴和生态建设,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努力打造“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重要平台。
|